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

《如實之道》、《佛陀的法音》讀書會開場引言


 

文◎釋法觀  2007.1.17 

(筆者按:這是2007年初,於高雄淨心佛學圖書館帶領一個佛法讀書會所說的開場引言,也算是當時對讀書(閱讀)的態度、目的……的一次說法。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,當時引言的錄音,現在變為文字,保留口語方式;後半段的內容,即便直言了點,也留下來,置於此書題中點綴一二,分享之,如實便好。)

書,就像一顆晶亮璀璨的寶石般,每一個人從寶石的不同面去看它,會有不同的感受;但它就是那樣晶瑩剔透,那樣蘊含美麗與莊嚴。又像萬花筒一般,拿起來搖一搖,看它的彩色繽紛一個樣子,再搖,又不一樣。看同一本書,每一個人看到的總會多少不同;一本書你每一次看,味道也可能都不一樣。所以說「書」啊,世間就世俗諦上來說,它是個很好的東西,我們佛法要修行啊,聞思的基礎,大抵也是從閱讀來的;其實靜靜地閱讀,會帶給我們很多的幫助。聞、思,和修行(註1),是同等重要的。

門口啊,門要進來的右側貼了張春聯,你們有沒有看到?紅色的,貼在鏡子上面,有沒有人注意到?是我貼的,那是曉雲法師寫的「願大地皆仁心之人」,我故意把它貼在鏡子那邊。上次我跟華梵請長老尼的紀錄片,他們連同這春聯幾張寄給了我,我一看就覺得很好,所以就貼一張在那邊。

原本他們(指淨心的工作人員)要貼在玻璃門上,我說貼在那邊看得到嗎?我就突發奇想,嗯,就貼在鏡子旁邊(其實就在鏡面上的左側,鏡面夠大,依然能照鏡子) ,因為我看到有人會照照鏡子,有的女眾隨身還會帶把梳子,看看鏡子梳梳頭髮才進來。

我在想這個讀書會開始,要怎麼樣帶個引言,就想到了貼的這張。您看,它的右上角有個刻印蓋的觀音像,看起來就很舒服;又「願大地皆仁心之人」──這是沒有限礙的,不是說這句話是給學佛的人才看的,沒有!大地上每一個人──哪一個人不需要仁心啊?!我們佛法講慈悲心,我們的慈悲心都不夠啦,我們…慈悲心是有對象的,我們慈悲心是有時間性的,我們慈悲心是禁不起考驗的…。貼在鏡子上,鏡面右邊還留有一些照鏡子的空間,我的用意是什麼呢?

這兩天我簡要地寫了一段引言。當人們照著鏡子,「明鏡照面照身之餘,此聯正如心鏡,」最好也看看左邊這聯,這個是心鏡啊,「照心──今正是時!」現在正是時候啊,趕快照照你的心:願大地皆仁心之人!

其實我們在看書時也是這個意思,「讀法卷,正如法鏡照心;」我們是讀書會,這(指書)就是法鏡,它是用來照我們的心的。讀書會有什麼好?來這裡互相地提醒,互相地傾聽,互相地激勵一種動機,讀一些像法鏡一樣的書來照我們的心。「讀書會中人人如此,豈非美事一樁──人人身心莊嚴!」讀書會當中,既然是「會」,大家聚在一起,人人如此──都是學著來以法鏡照心,這是美事一樁啊!身,大家都知道要去莊嚴,心也可以,身心都一起莊嚴的話,那真的是美事一樁啊!

「亦期人人心如明鏡,塵來即現、塵去不留,纖塵不染;況本來無一物乎!」而且也希望,每一個人照鏡的時候,也能學學這個鏡子,「塵來即現,塵去不留」!塵就是一切境相;我們不但常常以這法卷、法鏡來照心,而且學習明鏡──它可以照得清楚,但是境來即現、境去不留,纖塵不染!何況,……。

凡夫啊,因地修行,雖然還是常常做不到,但是常常這樣提醒我們自己,會建立更好的如理作意(註2)的基礎;能夠鼓勵自己念茲在茲,提醒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。

「『書』者,法鏡心鏡也;『讀』者,聞思咀嚼也。」想一想,這個跟我們什麼關係呢?作何用、如何用啊?「『會』者,親近善友,共議討論,心開而有所領會也。」「會」,是聚集、聚會,是親近善友,一起共議討論,事實上這種會,是每一個人內心彼此的遭遇和對話!不是照著唸、不是唸唸書,真正的都是這個心,其實是每一個人──心彼此的對話;然後呢,每一個人的心可以愈來愈心開,而有所領「會」。會,就是希望每一個人的心有所領會,然後化成一種瞭解、一種動力,真的可以付諸在你日常生活當中的實踐,不是口但說佛法、或眼高手低呀!佛法,實踐是核心。

然後讀書會後做什麼?「會後則與世間相會,磨也、練也、修也,會煩惱、會智慧也。」讀書會還要延伸出去,還要繼續「會」,跟什麼會?跟世間相會,你總要跟世間一切的人事、一切變動去相會,真槍實彈啊,要去檢驗、磨啊、練啊、修啊!會的延伸「會」什麼,有時會煩惱,有時候呢會智慧,那就看你讀書會後,是要會煩惱多一點還是要會智慧多一些。

簡言之,佛法讀書會的用意是,希望幫助我們對佛法正知見上的建立──能夠透過這樣的讀書、思惟、互動、交流、互相傾聽,傾聽每一個人在生活當中佛法實踐的生命故事,在這個過程當中,讓佛法真正可以體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,藉境也是練心,這樣才是佛法;知道得很多,生活當中沒有去觀照的習慣,這樣子不是佛法流現在世間的初衷!希望我們能夠在法當中,覺悟我們的心,讓我們的覺心可以遍滿在我們的生活當中。

「又來讀書會,輾轉增強;回到生活,境來練心。不離生活,法覺遍心,四預流支穩固建立可期也!」像包含修行全部的「四預流支」說的,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(多聞薰習)、內正思惟(如理作意)、法次法向(法隨法行)。在讀書會這種互動、討論、交心當中,諸善友之間多聞薰習,這與單向的聞法不太一樣,它能從彼此的實際分享中增強我們如理作意的基礎、習慣與能力,像我們剛剛講的會後的延伸,而真的能夠將佛法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,觀照自心。這和定(止)、慧(觀)方法的修習提昇,是同樣重要的。基礎更穩、更全面,我們的明白與修行,才能真正步步增上,而有達到體證的一天。

我們大家一起來讀書,一起來聆聽、分享心得,有疑就可以提出來,這是一種感受、思惟、激盪的過程。像經典裡,它也會像一個讀書會一樣。除了當機啟問者問,佛陀或弟子的回答,這種比較單純的問答以外,也有其他弟子會加進來的。法在問答與討論之中,有疑的加入或者為了更加闡明法義的需要,更多人加進來再問或討論,或者表達各自的看法等等,這個也加入了,那個也加入了,經典裡這樣的情景出現,你不覺得儼然就是個讀書會嗎?這樣子心心互動的感覺是很親切的。

我很歡喜今天有這個機會來參加你們這個讀書會,我從來沒有帶過讀書會,希望大家在這個讀書會中都能夠有一個最好的學習。這是在我們平常聽課、自己看經、用功之外,能夠有的一種方式,來更增強、讓我們更生起那種動機跟意樂,把佛法付諸於我們生活的實踐。因為我們一定要當一個佛法的實踐者,不要只是當一個──我是一個學佛法很久、懂很多佛法的人。佛法絕對是要實踐的,我們要當一個佛法的實踐家。如果我小時候有智慧的話,老師問我的志願是什麼?我要當一個佛法的實踐家!當然那時候沒有那樣的智慧,現在雖然也沒智慧,但至少懂,從現在開始,生生世世,我的志願就是要當一個佛法的實踐家。就是志願要求取無上菩提、圓滿覺悟的,這樣的一個法的追隨者;要有這個自信,就是要做這樣的實踐家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還有一個觀念,在這個讀書會開始時我想先講的。這陣子在這邊自然接觸了較多居士或是學法的人,我有一個感覺……。其實我自己也多少有這樣的過程,以前,還沒有出家之前學佛的觀念,剛出家幾年學佛的觀念……,反正就是觀念上你覺得什麼是最好的,你就覺得那個是怎樣怎樣,然後心裡面有很多很多的看法,然後過了幾年因緣一轉變,又覺得什麼是最好的…。比如說,了義或不了義啦,其實它們不是絕對的;又比如說法的核心究竟義、方便義,雖然有其分別,但是我們去了別它是為了幫助我們更能夠去掌握學習的重心、能夠進步,而不是去增長很多無謂的分別心。

比如說這本書(《如實之道》(註3)),有的人拿起來翻一翻看一看,就覺得,喔,這是南傳的、小乘的,或者是,唉,這只是一些開示嘛,這個也不是禪修的,我要看的是那個禪修要怎麼修、更專業的…。人啊,對不同事物的分別了知或依個己需要揀擇,這是正常的;但輕易生起的一些比較、評斷的心念,就不大好。剛說了,我們去了別一些東西,無非是幫助我們能夠更瞭解自己的需要;切中法的核心,其實是沒離開個己的需要的,而每一個人的因緣是不同的;階段性的學習也很難講,而且每一個人的瞭解、需要、根器都是不同的。還有,任何一個東西它沒有大小,不是我們認為絕對的如何如何;差別在哪,差別只有我們的心而已。我們的心是大是小,我們的心是平等是分別,我們的心…是用什麼心去對境、是用什麼心去做任何的修行,只有這個差別!

譬如說五戒十善(註4),你可以說它是五乘共法、人天的修行、有漏的善業,但你不要認為它一定是怎樣。如果一個人有好的瞭解、正確的心、想成就無上菩提的心,那麼他行五戒十善就是佛業、菩薩業、解脫業。如果一個人認為他在行六度,可是他只用增上生心,他只希望現在乃至以後可以過得更好、更有福業的資糧,他對佛法沒有很好的瞭解,對世間沒有很用心的觀察思惟,對世間還有很多的放不下、很多的染著,跟他講了他還是死執不放,如果是用這種沒有很好的瞭解的心,他認為他在行布施布施得怎麼樣、他持戒持得如何如何…,出離心(註5)都沒有,他就算認為自己在行六度,一樣是有漏的人天善業,不是嗎?

所以說,看任何一個東西,我們眼見耳聞,或者是學習任何一個東西,心要先放下我們任何的看法。我相信在座的不會啦!不過這是心心念念的,很容易的喔。目前所知道的,知道就是,不要有太多的評價、評斷,或者是說認為如何如何;我們現在認為如此,一年後、幾年後…,會改變的。不斷在變的!阿姜查他常常跟弟子說,都是「不定的」,都是不確定的啊!什麼意思?都在變的,都在變的,我們不要以為有什麼不變的,不要以為現在看到的它就是永遠如此的;或者像唯識講的自性妄執啊,執著任何的東西、眼見耳聞、我們根門所接觸的東西,就認為它是實有自性的,那可就錯得一蹋糊塗!如果我們說我們是學佛學法的人,而日常六根所對的境,起的念就常常是自以為是,自以為佛法是如何如何、什麼是高什麼是低什麼是大什麼是小,我所認為、我所思考過的就是最好的…,那麼恐怕早已錯了方向!

所以研讀一個東西,就是要用心去瞭解;你有更好的瞭解,你趣向究竟涅槃(註6)的心發得起來,這個就是。無論個人希望達到哪種菩提(註7),只要是趣向究竟解脫的,都要平等尊重。只要是要趣向解脫的,一樣都要用對心啊,不要有太多分別的念,什麼東西都要反觀我們的心;沒有反觀自心的,都是自性妄執的,絕對跟解脫不相應!這是一定的。

《佛陀的法音》(註8)也一樣,一句句的法語,它是淺淺的東西,可是淺中有深意喔!那就看每一個人他的生命歷練、他對佛法的瞭解如何,如何在淺中明白它可以有的深意,有所領會,能夠付諸於實踐,跟我們生活連上關係,只要裡面還有哪一句是我們做不到的,這一句就有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,不是嗎?

後面禪修的部分也一樣,坐、走、吃、慈愛、原諒、悲憫,它也是初淺的文字呈現,作者的發心,在這裡是希望適應各種程度的,尤其希望初機的行者也能運用,整體的禪修概念是完整的。何況,淺或深是在各人需要上來說的,淺或深也依各人的心況而論,不是文字本身。各取所需也ok的。起了不需要的心念,若是自我的生起,那麼有所觀照恐怕才是重點。任何一個東西,只要它合於法,它都有無量的潛能;不要輕視任何的東西。

因為我們這個讀書會要用這兩本書,它也許看來淺顯,但我想深者見深、淺者見淺吧,何況重點是在藉境(文字)以會心而已。這裡面有很多原作他們生命的修行實踐和用心在裡面,有其考慮、關照與完整性在的。我們就是要用一種很歡喜、很感恩、很謙卑的心情來看這個東西,然後來這邊聽聽別人說的,是一種激勵。

我最希望它構成一種激勵的動機,就是說,不管過去我們學了多少了,現在開始,一點一滴地把它思惟,這個東西跟我平常的生活是什麼關係,用在哪裡,要開始點點滴滴去檢視、去做了,一定要志願做一個佛法的實踐家。不要只是懂很多的佛法,沒有用的!我不是說它沒有意義,它有其因緣,我說「沒有用」,是說當下你沒有讓它展現作用。是不是?時間到它終究還是會接續,我們不是說學習佛法,用不夠心就沒有用,一歷耳根、永為道種,這也都是!只不過,輪迴輾轉,您要待到何時才讓它成熟呢?!我們現在是希望,每一個人從現在開始,就是努力地做一個實踐家。這是我對讀書會的定義和希望。

接下來,我想聽聽你們………。

2007.1.17講/2013.7.22 key文)

註:

1. 這裡的聞、思和修行,是就字面上一般淺顯的講法而說的。如果是慧的次第指的聞慧、思慧、修慧與證慧,那麼其定義與實際內涵就不同了。

2. 如理作意,這裡就引《冬日暖陽──將佛法擁入生命》書中關於如理作意的一段解釋:「不論靜修或生活之中,對境時,可能生起貪念執著,也可能生起不喜瞋怒,總之一切負面心念或煩惱生起時,如果心裡的任何正向思惟能在這時生起,而幫助自己得以從當下貪瞋不善之念捨離,轉向正念覺知甚至安住其中的,這個正向思惟,這個有力的作意,就稱之為如理作意。」

3.《如實之道》阿姜查的弟子們合著,法觀法師譯;淨心文教出版(2003.5月再版)。

4.五戒,是為在家居士所施設的,希望自他能免於傷害的五種行為規範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十善,則是不殺、不偷盜、不邪淫,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不貪、不瞋、不癡,十種能向於善、淨、明覺,生活中檢視自心與用來實踐的十項內容。

5.出離心:因對世間一切,了知其無常、苦、無我、空的實相,不再錯認有我、我的,當下能從六根所觸一切塵境中、從一切貪欲、愛染、執取…中出離出來的,心心念念是向於明白、覺醒、自在、不迷不著,向於究竟涅槃的目標的,便是出離心。簡言之,能從一切煩惱、愛染、執取、束縛、痛苦…等出離,而向於解脫的,便是出離心。

6.究竟涅槃,簡單說,是指所有煩惱、痛苦完全的止息與解脫的生命境界與狀態。

7.一般言,同證究竟涅槃的有三種菩提:聲聞菩提-阿羅漢,獨覺菩提-辟支佛,佛菩提-佛陀。

8.《佛陀的法音(-袖珍指導書)》(中英雙語版,1書+有聲3CD)傑克‧康菲爾德著,法觀法師譯(有聲CD:法觀法師&Jason Espada讀誦);亞洲唱片‧諦聽文化出版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