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

玄奘大師的遊歷見聞──《大唐西域記》


    見岸法師在課堂上,曾多次向學員推薦《大唐西域記》這本書,要大家有時間借來翻閱。過去,我們對於唐朝玄奘大師,大都因為《西遊記》而誤解了。《西遊記》裡的唐三藏,是真有其人,就是玄奘大師,後人稱他做「唐三藏」,也是有理由的。因為玄奘大師,是唐朝人,又精通「經、律、論」三藏,後人尊稱做「唐三藏」,不是貶低之意。

    玄奘大師於公元627年,隻身從首都長安出發,不畏艱苦地穿過絲路,越過帕米爾高原,徒步克服了各種天險,終於抵達印度,並在周遊印度各地遊學取經之後返國。

    經過十八年的艱難旅程,玄奘歸國之後,奉唐太宗之命撰寫了《大唐西域記》,記錄取經之行。此書分十二卷,按所到順序詳細記述了他足跡所至的138個國家、地區之歷史、地理、民俗、語言、政治等情況。範圍涵蓋今日新疆、西藏、中亞、印度一帶,為後人了解這些地區的歷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史料。其中對於佛教建築與文化發展鉅細靡遺的紀錄,更成為中亞、印度史上極為珍貴的史料,許多國家也為本書成立研究會,也有許多學者根據本書內容而發現大量文化遺址。

    所以,《大唐西域記》只紀錄玄奘大師西行取經的見聞,內容沒有孫悟空的護航,更不會有白骨精、鐵扇公主或是牛魔王想吃唐僧的肉。當然,最後唐僧也沒抵達「靈山」成仙變佛。

    淨心文教基金會高雄圖書館的館藏,有三本《大唐西域記》。照片右邊,是佛光出版的《大唐西域記》,內容僅是節錄原文與白話翻譯;照片中間那本,是商周出版的《大唐西域記》,內容較為活潑,配有彩色圖片解說;照片左邊,是大陸學者錢文忠的著作《玄奘西遊記》。


    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,在大陸央視「百家講壇」的節目,演講《大唐西域記》的內容,其演講內容,後來彙整成書,取書名為《玄奘西遊記》。錢文忠希望他的講述,儘量按照歷史事實,復原玄奘的一生,使大家感受到玄奘在一千多年前的艱辛、奮鬥、成功和喜悅,更希望今天的後人們,能夠珍惜玄奘留給我們的偉大精神。

    以上介紹的三本書籍,均是《大唐西域記》的相關書籍,內容風格各有不同,有原文翻譯,也有彩圖解說,更有學術色彩的講述內容。想更了解「玄奘大師天竺(印度)取經」,而不陷於《西遊記》的誤解迷思中,歡迎有興趣的讀者,借閱《大唐西域記》。

  註:以上介紹的書籍,淨心文教基金會高雄圖書館均有館藏,歡迎大眾借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