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日本的宗教,大家第一聯想到的是神道教,信仰神道教的人數約占48%。除此之外,日本第二大宗教是日本佛教,信仰佛教的人數約占46%,佛法傳入日本,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,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佛教大師是最澄和空海。
廖幸華老師於11月17日來到淨心文教基金會,講述「認識日本佛教與日本庭園欣賞」,此次講座內容,除了她自身留學時期的經驗,也參考了藍吉富老師的書《認識日本佛教》和星雲法師的文章〈海天遊蹤.日本篇〉。
佛教之融入日本人的生活與文化,可謂深入而且普及,且日本佛教也有其獨特的特質。例如:檀家制度、本末制度、神佛習合等,都是其他佛教文化圈所未見。例如前面提及的最澄大師和空海大師,是日本佛教的「兩大天才」,這兩位僧侶幾乎創下了今天日本佛教的基礎,最澄是天台宗的始姐,所開創的比叡山道場是後來多數佛教宗派祖師的出身地,所以在日本被尊稱為「傳教大師」。而空海從中國學回唐密,並在日本發揚光大,以高野山道場為真言宗總本山,嵯峨天皇並將京都的東寺賜與大師,大師感念御賜之恩,將東寺命名為「教王護國寺」,為皇室之安泰作祈願,也為真言密教的弘通作努力。被尊稱為「弘法大師」。
此外,日本庭園造景的代表城市--京都,是個宗教城市(尤其佛教),而日本庭園跟佛教的淵源很深,甚至與日本美學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息息相關,這部份已跨越宗教範圍深入日本人心中的行為準則。
日本庭園依循佛教教義與禪宗意境而形成,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。普遍具有簡單、不對稱設計的特色,其元素包括水、岩石、有耙紋的砂礫地以及石燈籠、及裝飾以修剪過的常綠樹,還有一些實用景物,以營造出一個用來冥想和沉思的環境。
日本庭園的樣式,一般可分成三大樣式:池泉式(假山庭園)、枯山水式(無水庭園)、露地式(茶室庭園)。庭園造景在封建時代,為皇室及貴族所有,中世時日本進入武士時代,權力擁有者由貴族變成了武士,發展出不同於貴族奢華風的禪庭、茶庭,乃至於近代的大名庭園,日本庭園的歷史也經過了相當大的轉變。
而京都庭園的美,夏天欣賞綠意,秋天賞銀杏、楓葉的淡雅;讓人藉由禪意走入日本寺廟、神社的嚴謹調性之中,有關更多日本庭園的介紹與它的雅緻造景,留待廖老師下次的講座中,一一為大眾解說。
講座當日的錄音檔與講義,廖幸華師同意開放下載,歡迎大眾線上聆聽當日精彩演講內容。
活動預告──
下次講座時間:12月22日(星期六)下午2:30~4:30
講座主題:日本庭園欣賞(二)
歡迎報名,報名方式:
2.歡迎來電報名,報名電話:07-7238363
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
地址:80266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二路96號4樓
電話:07-7238363 傳真:07-7238405
郵政劃撥帳號:41645057
戶名: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
淨心FB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MCE.ORG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