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

失落感與陪伴──《傷心人的療癒》活動記錄



  失落感每個人都曾有過,何謂「失落」呢?失去了重大的人、事、物才可說「失落」嗎?如果小到最喜歡吃的菜被其他人吃掉了,或是小孩心愛的玩具不見了,這樣的感受可說是「失落」嗎?淨心文教基金會1110日邀請林佳儀、林映伶二位諮商師,特地講述失落感與同理心陪伴的議題。



  佛法的核心教義講述「無常」,生離死別不知何時會到?我們每個人都無法保證見得到明日的太陽。然而,心理學的認知角度相好相反,我們活著會將日常生活看成具有連續性,為明天之後的未來做規劃,一個人如果落入事事無常、生活皆無法預先規劃的狀態,則心理層面會落入恐慌中,造成失落感產生。



  以佛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理論來說,當我們是小嬰兒的時候,一切生理需求都依賴其他大人的照顧,例如:餓了、冷了、尿布濕了等不舒服現象。如果沒有人回應小嬰兒的需求,小嬰兒就會產生不安全感,致使長大之後,對某項事物(如:貪吃)特別緊抓不放,這就是佛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理論的「口腔期不滿足現象」。所以,心理學認定的機制,人們要假設能看見明日的太陽,預先規劃未來,才具安全感,而不產生失落現象。

  失落感的產生,每個人對於失落感知的承受力大小不一,有些人承受力較大,親人的突然往生才有失落狀態產生;但也有人承受力很小,小到最喜歡吃的菜被其他人吃掉了,或是小孩心愛的玩具不見了就產生「失落」現象!面對失落承受力小的人,或許旁人會規勸說:「那又有什麼?何必傷心成那樣?」或是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」等類話語,非但不能安慰正處於傷心失落的人,反而讓傷心者覺得這樣的話語,不具有同理心,無法理解他的傷痛。



  「那又有什麼?何必傷心成那樣?」或是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」這類否定性的回答,其實是否定傷心者面對失落的特殊經驗,同時不允許傷心者的悲傷情緒產生,或是忽略傷心者發洩悲傷情緒,這樣的回應或陪伴都是不具同理心的表現。

  然而,要怎樣的態度,才具有「同理心」呢?同理心具有下述四項特性:

1.    接受傷心者的觀點,不論對方傷心的情緒或是原由,對自己而言有多麼微不足道。

2.    不會在陪伴過程說:「那又有什麼?有這麼嚴重嗎?」或是「你怎麼這麼脆弱?我遇到的傷痛比你還深?」之類具否定性話語,不批判傷心者的悲傷情緒或失落現象。

3.    同理心是放下自己的成見、身段,以自己過往的類似傷痛經驗,設身處地來陪伴對方。

4.    不在陪伴過程說:「你不要想太多,都是你胡思亂想,一切都會過去的」或是「你這樣的傷痛算是幸運的,世界上還有人比你更慘」,「你這樣的傷痛算是什麼,至少你還擁有(工作、健康的身體、棲身之所等)....」之類具比較性話語,不要讓傷心者覺得,無人理解他的悲傷情緒或失落現象。

  陪伴傷心者走過悲傷情緒或失落現象,陪伴者首要具備同理心。同理心不會在傷心者剛發生悲傷、痛苦狀態的時候,對當事人說否定性、比較性話語,雖然這樣的出發點是出於善意,但是,當傷痛發生的時候,當事人只希望旁人能夠聽懂自己的悲傷,同理感受自己的痛苦。所以,同理心是我們能與傷心者的悲傷情緒,產生相互連結的橋樑,更是陪伴者具備的首要條件。



  講座當日的錄音檔與講義,林佳儀、林映伶二位諮商師同意開放下載,歡迎大眾線上聆聽當日精彩演講內容。


活動預告──
下次講座時間:128日(星期六)下午230430
講座主題:家有新生兒
歡迎報名,報名方式:
1.網路報名:https://goo.gl/LrkNHd
2.歡迎來電報名,報名電話:07-7238363

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
地址:80266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二路964
電話:07-7238363  傳真:07-7238405
郵政劃撥帳號:41645057 
戶名: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
電子信箱:pure.org@msa.hinet.net
淨心FB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MCE.ORG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