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老了,沒路用了啦!」、「唉~這也痛,那也疼,睡不著,來去死一死好了啦!」如果家中長輩如果經常說出這類話語,當心,這不是一般的老化現象,可能罹患「老年憂鬱症」。而這種現象,退休後的長輩因突然失去生活重心,更有類似的焦慮、心情低落現象出現。
憂鬱症如同一層黑雲籠罩,已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(WHO)列入現代文明病。淨心文教基金會於9月22日特邀林佳儀、林映伶二位諮商師,講述「退休不憂鬱」的退休生涯規劃,現場擠滿約60位聽眾專心聆聽,聽眾中有退休已久的長輩,也有尚未退休仍在職場打拼的年輕朋友,一同了解退休後的生活規劃,如何安排?如何活得自在又快樂?
林佳儀、林映伶二位諮商師以情境對話方式,引領與會聽眾了解,剛退休前幾個月很開心,沒想到的日子一久,漸漸分不清楚今天是禮拜幾,似乎也沒有想像中的美好,身體開始出現狀況,想想自己好像又老又病,開始唉聲嘆氣自己沒有用,事實上,這種情況可能是退休後產生憂鬱症。
林佳儀諮商師 |
林映伶諮商師 |
退休是人生階段一大轉換,每個人提到退休,似乎等待已久的美夢終要成真。當退休生活真正展開,首先要面臨的事情,如何轉換自己的生活規劃和心情?退休之前,生活目標幾乎是「以他人為重心」,以工作、職場為重心,或是以家人、小孩為重心,但是退休之後「以他人為重心」的情況大幅轉變,沒有工作或規劃框住自己,一切變成為自己而活,導致退休後一下子失去生活目標或重心,而讓自己陷入心情低落或不適應的焦慮狀態。
很多人把心情不好、情緒低落歸咎於「憂鬱症」,憂鬱也並非是傳統觀念中「想太多、胡思亂想」才會發生。林佳儀、林映伶二位諮商師以簡單圖片解說,憂鬱症是有幾種徵兆可以察覺的:
1.生理層面:頭痛頭暈、全身無力、胸悶心悸、胃潰瘍、失眠、肩頸僵硬、全身痠痛等。
2.心理層面:憂鬱、煩躁、易怒、挫折感、罪惡感、緊張不安、悶悶不樂等。
3.認知層面:健忘、想離開目前環境、難以做判斷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認為自己沒有用、萌生自殺念投等。
雖然說,上述症狀為憂鬱症的可能症狀之一,但不是有失眠、健忘、煩躁等行為表現就是憂鬱症。判斷是否得到憂鬱症,需要專業人員透過量表做檢測評估,不可否認之處,憂鬱症的風險在於否認或輕忽自己的症狀,旁人也常以「想太多、不要胡思亂想」等話安慰當事者要堅強,反而更加深憂鬱者的壓力,甚至影響到思考、感覺與行為。
講座最後,林映伶諮商師帶領大眾做簡單的穴位拍打運動,透過運動讓自己活動起來,人要活就要動,並期待之後的一系從「心」出發心理健康系列講座,讓聽眾們走出來聽講,才能把心也帶出來。
講座當日的錄音檔與講義,林佳儀、林映伶二位諮商師同意開放下載,歡迎大眾線上聆聽當日精彩演講內容。
活動預告──
下次講座時間:10月27日(星期六)下午2:30~4:30
講座主題:久病這顧者的心情三溫暖
歡迎報名,報名方式:
1.網路報名:https://goo.gl/LrkNHd
2.歡迎來電報名,報名電話:07-7238363
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
地址: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二路96號4樓
電話:07-7238363 傳真:07-7238405
郵政劃撥帳號:41645057
戶名: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
淨心FB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MCE.ORG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