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

《看見台灣》體會台灣的美麗與哀愁



近期只要提到台灣環保生態、或是紀錄片的名人,相信大家聽聞過「齊柏林」的大名,大家或許知道,他是台灣最知名的空拍攝影師。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他其實有懼高症,連雲霄飛車都不敢搭;也可能不知道,他原本只是個普通的公務員,卻在退休前三年,毅然決定辭職,放棄即將到手的退休金,投入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空拍台灣記錄片計畫。這一切,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?


很多人說台灣很小,齊柏林會反問他們:「你都看過了嗎?」隨著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光環加持,很多人開始關心、觀賞《看見台灣》這部紀錄片,然而,在炫目光環的背後,《我的心,我的眼,看見台灣》這本書籍,首度披露攝影家齊柏林,堅持空拍台灣20年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,與《看見台灣》記錄片幕後故事。

  


20年的默默堅持,齊柏林首度將他的心路歷程,透過本書呈現在讀者面前。2013年,齊柏林所拍攝的台灣第一部空拍記錄片《看見台灣》終於完成。記錄片中令人驚豔、感動、心疼的的台灣,撼動了所有觀影者的心。許多片中看不見的故事,也都收錄在本書當中,包括幾個驚人畫面的拍攝過程、難得入鏡的「人」的鏡頭從何而來、許多貴人相助的緣由、籌拍過程及拍攝現場的幕後故事、第一次空拍電影所遭遇的辛苦與所需的專業……等。

於是,我們得以看見,要拍到那一張張令人讚嘆的照片,需忍受何等高空飛行的不適、克服什麼樣的困難,甚至冒著何種生命危險?齊柏林又是如何從一個只拍美麗照片的攝影師,成為一個以記錄台灣地景為職志的觀察者?又是什麼樣的契機,促使他決定抵押房產、自費3000萬購買設備,拍攝動態記錄片?在他心中、眼底所見的台灣,又有多少一般人不知道的真相?

請別驚訝,這是我的心、我的眼,所看見的台灣。這片土地,是我們的家。當你看見這片土地的美麗與哀愁,才能真正祝福她。


很多人說,齊柏林這一路走來很辛苦、很孤單,但他從不這麼覺得。齊柏林從空中看台灣,讓我們留住此時此刻。它是教育孩子認識台灣及環境保護最好的素材,也是台灣史實珍貴的立體篇章。齊導演堅持夢想的行動力,他反而認為自己比別人幸運,能得到許多人的幫忙。從他的身上,我們看到了一股單純堅持的力量,如何將不可能化為可能!

註:以上新書,淨心文教基金會高雄、屏東圖書館已經上架,歡迎讀者借閱。〈文字資料整理自博客來網路書店。〉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